|
合肥泰铭液压科技有限公司,我们专注液压机械维修、液压机械设备制造、液压设备搬迁改造!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
|
液压机是利用液体压力传递能量实现加工的设备,其故障多与液压系统、机械结构或电气控制相关。以下从常见故障类型及排除方法、维修基本步骤、日常维护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说明:
一、常见故障类型及排除方法
1. 压力异常(压力上不去 / 压力过高)
压力上不去
原因:
液压泵故障(如叶片磨损、齿轮啮合间隙过大,导致流量不足);
溢流阀失灵(阀芯卡阻、弹簧疲劳,无法建立压力);
油路泄漏(油管破裂、接头松动、密封件老化);
过滤器堵塞(液压油杂质过多,导致油路不通)。
排除方法:
检查液压泵:听运转声音(异常噪音可能为磨损),测量输出流量,磨损严重时更换;
拆解溢流阀:清洗阀芯,更换老化弹簧,确保阀芯灵活;
排查泄漏点:紧固接头,更换破损油管和密封件(如 O 型圈、组合垫);
清洗或更换过滤器:定期检查滤芯污染情况,避免杂质进入系统。
压力过高
原因:
溢流阀调整不当(压力设定过高);
单向阀卡阻(油液无法回流,导致压力累积);
控制系统故障(如电磁换向阀未复位,油路截止)。
排除方法:
重新调整溢流阀压力(按设备额定压力设定,缓慢调节至正常范围);
清洗单向阀阀芯,确保其单向流通功能;
检查电磁换向阀:测量线圈电压,更换卡阻的阀芯或损坏的线圈。
2. 速度异常(滑块速度慢 / 速度不稳定)
速度慢
原因:
液压泵流量不足(同压力故障中的泵磨损);
节流阀 / 调速阀卡阻(开口过小或堵塞);
液压缸泄漏(活塞密封件损坏,导致油液内泄)。
排除方法:
修复或更换液压泵;
拆解节流阀 / 调速阀,清除杂质,确保开口调节灵活;
检查液压缸:测量活塞两侧压力差,若内泄严重,更换活塞密封件。
速度不稳定
原因:
液压油污染(杂质导致阀芯卡阻,流量波动);
油温过高(油液粘度下降,流量不稳定);
供油管路进气(油液中混入空气,形成气穴)。
排除方法:
更换液压油并清洗油箱、过滤器;
检查冷却系统(如冷却器堵塞、风扇故障),确保油温控制在 30-55℃;
排查进气点(如吸油管路漏气、油箱油位过低),紧固接头并补充液压油,排空气(打开排气阀,空载运行滑块数次)。
3. 漏油(外部泄漏 / 内部泄漏)
外部泄漏
常见位置:油管接头、液压缸活塞杆密封、泵 / 阀法兰连接处。
原因:接头松动、密封件老化 / 损坏、油管破裂、法兰面不平。
排除方法:
紧固接头(避免过紧导致螺纹损坏);
更换密封件(选择适配材质,如耐油橡胶);
更换破损油管(优先用高压软管,避免弯曲过度);
打磨法兰面(确保贴合紧密)。
内部泄漏
常见位置:液压缸活塞与缸筒之间、液压阀阀芯与阀孔之间。
原因:密封件磨损、配合间隙过大(如缸筒划伤)、阀芯磨损。
排除方法:
更换液压缸密封件,修复缸筒划伤(轻微划痕可珩磨,严重时更换);
研磨液压阀阀芯与阀孔,或直接更换阀芯。
4. 动作失灵(滑块不动作 / 动作错乱)
滑块不动作
原因:
电气故障(电机不转、接触器损坏、按钮失灵);
液压锁卡阻(无法解锁,液压缸无法移动);
机械卡阻(滑块导轨缺油、有异物卡住)。
排除方法:
检查电气回路:用万用表测电机电压、接触器通断,更换损坏元件;
清洗液压锁,确保阀芯灵活;
清理导轨异物,加注润滑油(如导轨油)。
动作错乱
原因:
电磁换向阀故障(线圈烧损、阀芯卡阻,导致油路错误切换);
控制系统程序错误(PLC 故障、传感器失灵)。
排除方法:
更换换向阀线圈或阀芯;
检查 PLC 程序和传感器信号(如行程开关、压力传感器),重新校准或更换。
5. 噪音与振动过大
原因:
液压泵吸入空气(吸油管路漏气、油位过低);
泵 / 电机轴承磨损(运转时产生异响);
管路共振(油管固定不牢,长度 / 直径不合理);
液压油粘度不当(粘度过高导致吸油困难,过低导致润滑不足)。
排除方法:
排空气并紧固吸油管路,补充液压油至规定液位;
更换泵 / 电机轴承;
加装管夹固定管路,避免与其他部件接触;
按说明书更换适配粘度的液压油(如 46# 抗磨液压油)。
二、液压机维修基本步骤
故障诊断:
观察现象:记录故障时的压力、速度、声音、漏油等细节;
初步排查:用压力表测系统压力,检查油位 / 油温,观察管路是否泄漏;
逐步定位:从简单到复杂(先查电气控制,再查液压元件,最后查机械结构)。
拆解与检查:
对可疑元件(如泵、阀、液压缸)拆解,检查内部磨损、卡阻、密封情况;
测量关键尺寸(如液压缸内径、活塞外径),判断是否超差。
修复或更换:
轻微磨损件可修复(如研磨阀芯、珩磨缸筒);
严重损坏件直接更换(优先用原厂配件,确保适配性)。
组装与调试:
组装时清洁元件,避免杂质混入;
按顺序安装管路,确保连接正确;
空载试运行:检查压力、速度是否正常,有无泄漏和异响,逐步加载至额定工况。
三、日常维护要点(预防故障)
液压油管理:
定期更换液压油(新机首次运行 100 小时换油,后续每 2000-3000 小时换一次);
保持油箱清洁:加油前过滤(用 10μm 滤网),避免灰尘、水分混入;
监测油温:超过 55℃时检查冷却系统,确保散热正常。
元件检查:
每日检查:油位、漏油、压力表读数、电机温度;
每周检查:过滤器污染情况、导轨润滑、接头紧固;
每月检查:液压泵 / 电机噪音、换向阀动作灵活性。
机械部分维护:
滑块导轨定期加注润滑油,避免干摩擦;
紧固螺栓(如工作台、液压缸固定螺栓),防止松动导致振动。
四、安全注意事项
维修前必须断电、卸压:关闭电机,打开溢流阀释放系统压力,确认压力表归零;
严禁带压拆卸元件(高压油可能导致喷油伤人);
更换大型部件(如液压缸)时,用吊车辅助,避免重物坠落;
维修后试运行时,人员远离滑块下方及运动区域,防止意外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有效解决液压机常见故障,同时做好日常维护能大幅延长设备寿命。若故障涉及复杂电气控制或精密液压元件,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。